高中二年级化学要点总结必学一

点击数:677 | 发布时间:2024-12-28 | 来源:www.lflzdd.com

    高中二年级化学要点总结必学一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学习可以智、可以解惑、可以辩是非。学习是把钥匙,学习是座灯塔,学习是面镜子。

    1.高中二年级化学要点总结必学一 篇一


    1、电子层数跟最外层电子数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

    2、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的元素O

    3、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关He、C、S

    4、最外层电子数跟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

    5、X、Y两元素可形成X2Y和X2Y2两种化合物=F3O4+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H2O=Ca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3NaOH=Fe3↓+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2NaOH=Fe2↓+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2+2H2O+O2=4Fe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3△Fe2O3+3H2O↑

    3.高中二年级化学要点总结必学一 篇三


    离子放电顺序

    阳极:

    ①活性材料作电极时:金属在阳极失电子被氧化成阳离子进入溶液,阴离子困难在电极上放电。

    ②惰性材料作电极时:

    溶液中阴离子的放电顺序是: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

    阴极:无论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都不参与电极反应,发生反应的是溶液中的阳离子。

    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顺序是:

    Ag+>Fe3+>Cu2+>H+>Fe2+>Zn2+>Al3+>Mg2+>Na+

    4.高中二年级化学要点总结必学一 篇四


    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水解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常数

    在肯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之比为一常数,叫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达到电离平衡时,电离出的H+越多。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每步电离都有各自的电离平衡常数,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影响电离平衡的原因,以CH3COOHCH3COO-+H+为例。

    加水、加冰醋酸,加碱、升温,使CH3COOH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加入CH3COONa固体,加入浓盐酸,降温使CH3COOH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2、盐类水解

    水解实质

    盐溶于水后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的H+或OH-结合生成弱酸或弱碱,从而打破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继续电离,称为盐类水解。

    水解种类及规律

    ①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

    NH4Cl+H2ONH3·H2O+HCl

    ②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

    CH3COONa+H2OCH3COOH+NaOH

    ③强酸强碱盐不水解。

    ④弱酸弱碱盐双水解。

    Al2S3+6H2O=2Al3↓+3H2S↑

    水解平衡的移动

    加热、加水可以促进盐的水解,加入酸或碱能抑止盐的水解,另外,弱酸根阴离子与弱碱阳离子相混合时相互促进水解。

    5.高中二年级化学要点总结必学一 篇五


    化学反应的方向

    1、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

    放热反应多数能自发进行,即ΔH<0的反应大多能自发进行。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如NH4HCO3与CH3COOH的反应。有些吸热反应室温下不能进行,但在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如CaCO3高温下分解生成CaO、CO2。

    2、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

    熵是描述体系混乱度的定义,熵值越大,体系混乱度越大。反应的熵变ΔS为反应产物总熵与反应物总熵之差。产生气体的反应为熵增加反应,熵增加有益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3、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一同影响

    ΔH-T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

    ΔH-TΔS=0反应达到平衡状况。

    ΔH-TΔS>0反应不可以自发进行。

    在温度、压强肯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一直向ΔH-TΔS<0的方向进行,直至平衡状态。

    6.高中二年级化学要点总结必学一 篇六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

    1、合成氨反应的限度

    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同时也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熵减反应,故减少温度、增大压强或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2、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高压既有益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又使反应速率加快,但高压对设施的需要也高,故压强不可以特别大。

    反应过程中将氨从混合气中离别出去,能维持较高的反应速率。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进行得越快,但温度过高,平衡向氨分解的方向移动,不利于氨的合成。

    加入催化剂能大幅度加快反应速率。

    3、合成氨的适合条件

    在合成氨生产中,达到高实际转化的比例与高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条件有时是矛盾的,故应该探寻以较高反应速率并获得适合平衡实际转化的比例的反应条件:一般用铁做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在700K左右,压强范围大致在1×107Pa~1×108Pa之间,并使用N2与H2分压为1∶2.8的投料比。

    7.高中二年级化学要点总结必学一 篇七


    1.结晶和重结晶:借助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多数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离别。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通过热的CuO;C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需要被药品吸收:N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很难直接离别,加药品变得容易离别,然后再还原回去:Al3,Fe3:先加NaOH溶液把Al3溶解,过滤,除去Fe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3。

    8.高中二年级化学要点总结必学一 篇八


    1、电解的原理

    电解的定义:

    在直流电用途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

    总方程式:2NaCl2Na+Cl2↑

    2、电解原理的应用

    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

    阳极:2Cl-→Cl2+2e-

    阴极:2H++e-→H2↑

    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

    铜的电解精炼。

    粗铜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应

    Zn→Zn2++2e-;Ni→Ni2++2e-

    Fe→Fe2++2e-

    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

    阴极反应:Cu2++2e-→Cu

    电镀:以铁表面镀铜为例

    待镀金属Fe为阴极,镀层金属Cu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

    阴极反应:Cu2++2e-→Cu

    9.高中二年级化学要点总结必学一 篇九


    有机物的溶解性

    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部分高聚物、高级的醇、醛、羧酸等。

    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具备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溶剂,既能溶解很多无机物,又能溶解很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医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升反应速率。比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升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高中化学选修5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由于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愈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些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但在稀轻金属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10.高中二年级化学要点总结必学一 篇十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2Cl2+2Ca2=CaCl2+Ca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2+CO2+H2O=CaCO3↓+2HClO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