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二年级物理要点下册

点击数:654 | 发布时间:2024-12-27 | 来源:www.plxgn.com

    人教版高中二年级物理要点下册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在平时的学习中,大伙对要点应该都很熟悉吧?要点就是“让其他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训练我能学会”的内容。

    1.人教版高中二年级物理要点下册 篇一


    电场线:

    电场线是大家为了形象的描述电场特质而人为假设的线。

    1、电场线不是客观存在的线;

    2、电场线的形状: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G:用锯木屑观测电场线

    (1)只有一个正电荷: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无穷远;

    (2)只有一个负电荷:起于无穷远,终于负电荷;

    (3)既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

    2.人教版高中二年级物理要点下册 篇二


    三种产生电荷的方法:

    1、摩擦起电:

    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

    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2、接触起电:

    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

    两个一模一样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

    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

    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

    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4、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电荷间相互用途规律: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种起电办法:

    ①摩擦起电: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因为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

    ②感应起电:借助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

    ③接触起电:一个物体带电时,电荷之间会相互排斥,假如接触另一个导体,电荷会转移到这个导体上,使物体带电。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维持不变。

    元电荷: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

    3.人教版高中二年级物理要点下册 篇三


    重力势能

    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重量和它的速度的乘积。

    1.重力势可以用EP来表示;

    2.重力势能的数学表达式:EP=mgh;

    3.重力势能是标量,其国际单位是焦耳;

    4.重力势能具备相对性:其大小和所选参考系有关;

    5.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间的关系

    物体被举高,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物体下落,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重力做的功只与物体初、末为置的高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4.人教版高中二年级物理要点下册 篇四


    电场——电荷间的相互用途是通过电场发生的

    电荷(带电体)周围存在着的一种物质。电场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却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形态。

    其基本性质就是对置于其中的电荷有力有哪些用途,这种力就叫电场力。

    电场的检验办法:把一个带电体放入其中,看是不是遭到力有哪些用途。

    试探电荷:用来检验电场性质的电荷。其电量非常小(不影响原电场);体积非常小(可以当作质点)的电荷,也称点电荷。

    5.人教版高中二年级物理要点下册 篇五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与场强方向一致,所以正电荷沿场强方向,电势能减小,负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与场强相反,所以负电荷沿场强方向,电势能增大,但电势都是沿场强方向减小。

    1、缘由

    电势能,电场力,功的关系与重力势能,重力,功的关系很像。

    E=mgh,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电势能是什么原因就是电场力有做功的能力,但凡势能规律几乎都是这样,电场力正做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负做功,电势能增大,在做正功的过程中,电势能通过做功的形式把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因而电势能减小。

    静电力做的正功功=电势能的减小量,静电力做的.负功=电势能的增加量。

    2、判断电场力做功的办法

    看电场力与带电粒子的位移方向夹角,小于90度为正功,大于90度为负功;

    看电场力与带电粒子的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度为正功,大于90度为负功;

    看电势能的变化,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正功。

    6.人教版高中二年级物理要点下册 篇六


    电路的组成:

    1、概念: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部分元件有哪些用途: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2)用电器:工作的设施;

    (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

    (4)导线:连接用途,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7.人教版高中二年级物理要点下册 篇七


    电场——电荷间的相互用途是通过电场发生的

    电荷(带电体)周围存在着的一种物质。电场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却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形态。

    其基本性质就是对置于其中的电荷有力有哪些用途,这种力就叫电场力。

    电场的检验办法:把一个带电体放入其中,看是不是遭到力有哪些用途。

    试探电荷:用来检验电场性质的电荷。其电量非常小(不影响原电场);体积非常小(可以当作质点)的电荷,也称点电荷。

    8.人教版高中二年级物理要点下册 篇八


    1、安培力:

    ⑴对象:磁场对电流有哪些用途力。

    ⑵大小:F安=BIL常见式:F=BILsinθ。

    ⑶方向:左手定则。要素:四指:电流方向,大拇指:安培力方向

    2、洛仑兹力:

    ⑴对象: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哪些用途力。

    ⑵大小:f洛=qvB常见式:f洛=qvBsinθ

    ⑶方向:左手定则。要素:四指:正电荷运动的方向,大拇指:洛伦兹力方向

    ⑷注意:洛伦兹力时刻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时刻垂直v与B决定的平面,所以洛伦兹力不做功。

    9.人教版高中二年级物理要点下册 篇九


    电势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因为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电场中两点的电势之差叫电势差,依教程需要,电势差都取绝对值,了解了电势差的绝对值,要比较什么点的电势高,需依据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正负判断,或者是由这两点在电场线上的地方判断。

    电流之所以可以在导线中流动,也是由于在电流中有着高电势和低电势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叫电势差,也叫电压。换句话说。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这两点的电压。一般用字母V代表电压。

    电源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的大小可以用电压表测量。

    串联电路电压规律:

    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和。

    公式:ΣU=U1+U2

    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公式:ΣU=U1=U2

    欧姆定律:U=IR但这个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串联电压之关系,总压等于分压和,U=U1+U2.

    并联电压之特征,支压都等电源压,U=U1=U2

    10.人教版高中二年级物理要点下册 篇十


    1、焦耳定律

    1.概念: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意义: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电热。

    3.适用条件:任何电路。

    2、电阻定律

    1.电阻定律:在肯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本身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2.意义:电阻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率的办法。

    3.适用条件: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和浓度均与的电解液。

    3、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导体中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它的电阻R成反比。

    2.意义:电流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的办法。

    3.适用条件:金属、电解液。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